高史博《山鹿與苦花魚-展高雄:那瑪夏特展》 探雲霧隱身之地 聽圖騰神話的故事

2021-12-09  21:50
瀏覽數: 
高史博《山鹿與苦花魚-展高雄:那瑪夏特展》 探雲霧隱身之地 聽圖騰神話的故事

▲《山鹿與苦花魚-展高雄:那瑪夏特展》自今(9)日起至明(2022)年4月5日於高史博203展覽室展出。(圖/高市立歷史博物館 提供)

ONnews夯新聞/編輯報導

那瑪夏(Namasia),一位存在於卡那卡那富族傳說中少年的名字,一個曾經被稱為蚊子只社、瑪雅鄉、三民鄉的地方,楠梓仙溪流經的雲霧隱身之地,「中央山脈守護者」布農族久居於此,卡那卡那富族發展出感謝天神的獨特河祭,當風災過後重新站起,那瑪夏在堅毅的道路上繼續耕耘。

▲ 開幕式現場由卡那卡那富族眾耆老祈求圓滿與祝福現場來賓。(圖/高市立歷史博物館 提供)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第14檔「展高雄」來到了高雄那瑪夏區,自2021(民國110)年12月9日起於203多功能室推出《山鹿與苦花魚-展高雄:那瑪夏特展》,展覽空間呼應那瑪夏地區獨特的河谷地形裝設,邀請觀眾漫遊豐饒的山水天地。特展以山鹿與苦花魚為題,分別代表布農族與卡那卡那富族,山鹿象徵布農族獵人高超的狩獵技術與勇士的榮譽,苦花魚則是卡那卡那富族在生活及河祭中最常捕撈的上天恩賜。

▲觀眾可以透過翻翻板,探索那瑪夏的動、植物。(圖/高市立歷史博物館 提供)

開幕式當日那瑪夏區區公所孔賢傑區長、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與文化資產研究所林曜同教授、財團法人清景麟教育基金會楊佩琪執行長、臺灣卡那卡那富族發展協會施榮宗理事長等眾多文史工作者蒞臨,並由卡那卡那富族部落祭師翁博學及眾耆老以紅藜與苧麻向天神與祖靈祈求圓滿,並以古謠吟唱感謝天神與祖靈賜福此次特展、現場族人及來賓。

那瑪夏區孔賢傑區長致詞時提到那瑪夏除了物產豐饒,有特殊的地理景觀之外,還有唯一在高雄的卡那卡那富族,感謝此次特展機會讓更多人可以看見那瑪夏,接下來梅花、櫻花、螢火蟲、水蜜桃等觀光季,歡迎各界到那瑪夏遊歷。

▲《山鹿與苦花魚-展高雄:那瑪夏特展》展覽空間呼應那瑪夏地區獨特的河谷地形裝設,邀請觀眾漫遊豐饒的山水天地。(圖/高市立歷史博物館 提供)

高史博代理館長李旭騏希望透過特展促進城市與過去縣區之間的交流,那瑪夏因為有山川和物產的美好,讓許多族群在此定居,也因為多元的歷史與文化,豐富了高史博那瑪夏特展。展場除了呈現今(110)年已登錄為高雄市的市定民俗的卡那卡那富族的河祭與米貢祭,也透過藝術家的方式回顧風災過後的歷程。

▲特展以山鹿與苦花魚為題,分別代表布農族與卡那卡那富族,山鹿象徵布農族獵人高超的狩獵技術與勇士的榮譽。(圖/高市立歷史博物館 提供)

那瑪夏特展分為五大展區,首先「萬壑/爭流-傳說山河」從傳說、歷史、自然樣貌與生態的角度認識那瑪夏。接著「尋根/破土-開拓史詩」則帶觀眾認識卡那卡那富族及布農族,並透過傳統祭儀了解兩個民族的文化傳統;同時錫安山的基督徒也為此地族群加入了不同的樣貌。「棲風/宿雨–欲墜的家園」及「溯源/初露–甦醒神話」兩個展區說明莫拉克風災帶給那瑪夏的樣貌變化,以及因風災加速了卡那卡那富族正名運動的腳步。最後透過「曙光/持續耕耘的人們」看見那瑪夏居民如何在變遷後重新建構家園。

▲那瑪夏區包含布農族、卡那卡那富族、鄒族等多元族群,圖為卡那卡那富族人參觀布農族展區。(圖/高市立歷史博物館 提供)

「展高雄」為高史博特色展覽之一,本次《山鹿與苦花魚-展高雄:那瑪夏特展》獲得長期致力於社會教育推展的清景麟教育基金會藝文支持,從山海共學運用高史博、清景麟教育基金會、學校單位等三方力量共同推動地方學教育。高雄市自2010年縣市合併後,高史博為展現原高雄縣的多面向文化,規劃「展高雄」系列特展,迄今已走訪高雄市21個行政區,以文化行旅的概念,從文史角度出發到各區近況發展,讓大眾對在地有更深刻的認識且鼓勵實地走訪踏查,領略高雄市各區多元的風景。高史博特展與特展活動詳情請見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官網(http:// khm.org.tw/)或Facebook搜尋「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粉絲專頁。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展覽名稱:「山鹿與苦花魚-展高雄:那瑪夏特展」

展覽日期:2021(民國110)年12月9日至2022(民國111)年4月5日

展覽地點: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203多功能室 (高雄市鹽埕區中正四路272號)

 

電話:
07-5854681
地址:
高雄市鼓山區明誠三路677號4樓
客服:
service@onnews.tw

關於夯新聞

夯新聞 ONnews秉持傳遞正向訊息、提升能量報導各界善良之心、響應關懷弱勢精神,期盼與您共同攜手促進社會更加祥和美好。

Copyright © 2018 夯新聞ONNEWS
https://www.onnews.tw 版權所有


新聞首頁 市政民生 醫療環衛 生活消費 道路交通 文化教育 產業財經 兩岸國際 政壇動態 影音新聞